廈門座談僑批文化:打造有深度、有高度、有溫度的僑鄉文化

中國僑網廈門12月29日電 (林暉琳)據廈門思明區僑聯消息,近日,思明區僑聯舉辦僑批文化廈門僑界座談會,高校學者、僑批研究者、收藏家及海外社團從各自領域出發,圍繞如何挖掘、保護、宣傳僑批豐富的歷史、學術、文化和經濟價值暢所欲言,獻計獻策。
福建省僑聯副主席林俊德,廈門市僑聯主席陳俊泳,廈門市僑聯副主席鄧飚,泉州市僑聯原副主席李榮生,廈門市僑聯文化聯絡部部長李永彬等領導蒞臨指導,廈門市僑聯副主席、思明區僑聯主席蘇楓紅主持會議。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焦建華教授做《試析近代閩南僑批網絡與廈門經濟發展》的主題發言,論述廈門作為近代僑批網絡的重要節點,逐漸形成閩南僑批僑匯的集散中心,帶動了廈門經濟發展。
來自泉州和漳州的僑批研究者和收藏家劉伯孳、林南中認為僑批中的金融機構如華僑銀行、天一信局仍有很多可研究的地方;目前大量僑批仍散落民間,本土僑批還需進一步挖掘。
廈門市政協特邀研究員、廈門日報社主任編輯葉勝偉提出從文化層面解構、重構進而活化僑批文化,不斷拓展僑批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動員社會力量,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內涵,賦予其新時代的教育價值。
廈門僑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廈門華僑博物院主任林翠茹表示,華僑博物院有意愿也有責任在僑批保護方面多做工作,希望整合平臺力量,加強僑批研究工作。
廈門市僑聯副主席鄧飚從保護、征集、管理和宣傳四個方面做了總結發言,提出要共同打造有深度、有高度、有溫度的僑批文化。
廈門市僑聯主席陳俊泳表示,今后將以更大力度、更高質量、更高層次開展僑批檔案的收集、保管、保護、開發、利用工作,為廈門僑鄉僑批研究貢獻更多的力量。
福建省僑聯副主席林俊德充分肯定了廈門市、區兩級僑聯在僑批文化研究和保護、傳承上所做的工作,希望廈門僑界繼續講好僑批中的愛國愛鄉故事和拼搏奮斗故事,切實做好僑批文化的展現和傳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