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華僑報網:日本華僑華人遠離防疫“搶貨”風潮
中國僑網1月11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道,1月7日,針對日本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日本政府發布第二次緊急事態宣言,但鎖定的地域是東京都和周邊的千葉縣、埼玉縣、神奈川縣。記得2020年4月,日本政府就此發布第一次全國緊急事態宣言的時候,各地大大小小的超市都出現了“搶貨”風潮,許多旅日華僑華人也陷入其中。
旅日華僑華人注意到,這次緊急事態宣言發布后,許多地方的超市為了避免顧客蜂擁而至,出現混亂,紛紛推出對人數“限制入場”的舉措。同時要求顧客縮短購買貨物的時間。這樣的結果,是旅日華僑華人在超市“排隊”的時間增加了。
一位在一家超市打工的中國留學生告訴記者:他所在的超市已經取消了傍晚顧客高峰期的“減價專柜”,同時也減少發放超市的廣告。一位華人主婦描述自己的觀察:上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居家附近的超市都采取每天提前結束營業時間的做法。這次,這些超市每天都還在正常營業。
還有一位在職場工作的華人女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上次日本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的時候,自己搶購了大量的方便面、衛生紙等等生活用貨品。結果,家里小倉庫中到現在還堆積十幾箱方便面呢。
一位華人女性表示,疫情暴發前接母親到日本“探親”團聚,結果因為受疫情影響至今未能回國。上次緊急事態宣言發布后,母女倆曾經一起出去匆忙“備貨”。這次,則更加關注日本官方以及新聞媒體上發布的比較權威的訊息,不再慌張,不再匆忙。就這樣,母女倆看到了日本經濟產業省網頁有關“各大超市口罩存貨充足”的訊息,看到一些超市表示有關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存貨已經超過了平時的兩倍,“我們也就不再慌慌張張地購貨了”。(王琴)